北京大学公司治理与资本运营研修班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北京大学EMBA企业管理培训班浅谈战略、战略领导和战略领导力 >

北京大学EMBA企业管理培训班浅谈战略、战略领导和战略领导力

2019-01-15

  中国管理学界流传着四句话:“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前途、细节决定成败、战略决定命运”。战略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哈佛商学院前领导力研究项目主管、世界著名高管辅导师罗伯特·哈格罗夫强调,“比战略重要的是领导力”。但对领导力的考察,会碰到两个问题,一是各类各级领导者中,谁的领导力发展尤为重要;二是诸种领导力中,什么样的领导力发展尤为重要。对此,我认为,“在诸多领导者中,战略领导者的领导力尤为重要,在诸种领导力中,战略领导力尤为重要”。这样,我们由对“战略”的思考引出了三个重要概念:即领导、战略领导和战略领导力。

  一、为什么要研究战略领导力?

  什么是战略?战略是军事战略的简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为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我国《辞海》定义为筹划和指导战争及非战争军事行动全局性的方略,泛指对长远的、全局性的、高层次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

  现在,“战略”一词在国内外众多领域和层面得到使用。有国家层面的发展定位,如,党中央强调2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说明当代中国现在正处于特殊的重要发展时期,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抓住机遇,战胜挑战,推进发展;有企业界人士的觉醒之言,如,21世纪中国企业将进入战略时代,因为市场发育更加完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企业不能仍以低成本、高能耗为优势,需要以正确的战略取胜;有外交关系的专业用语,如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等。

  “战略”一词在有关人才论述方面则更多,比如,有人才战略的提法;有对于领导干部素质要求的提法,如要求领导干部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强调当今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高级的领导干部更加需要宽阔的眼界和大局意识,具有战略头脑;有科技领域对于特殊规格人才需求的提法,如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归国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提到“集中力量重点引进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物和战略科学家”。诚然,人才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最紧缺的资源之一,而战略型人才,尤其是战略型的领导人才,更是稀缺资源。

  中国管理学界流传着四句话:“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前途、细节决定成败、战略决定命运”。战略是决定命运的关键。然而,哈佛商学院前领导力研究项目主管、世界著名高管辅导师罗伯特·哈格罗夫则强调,“比战略重要的是领导力”。但对领导力的考察,会碰到两个问题,一是各类各级领导者中,谁的领导力发展尤为重要;二是诸种领导力中,什么样的领导力发展尤为重要。对此,我认为,“在诸多领导者中,战略领导者的领导力尤为重要,在诸种领导力中,战略领导力尤为重要”。这样,我们由对“战略”的思考引出了三个重要概念:即领导、战略领导和战略领导力。

  二、领导与战略领导

  什么是领导?古今中外对于领导的定义众说纷纭,可以说,有多少人研究,就有多少种定义。中西方由于文化差异,定义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在西方领导学产生发展的一百多年中,众多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对什么是领导进行过研究和界定。据统计,已经形成了多达65种不同的分类体系。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视角:一是从领导者个体特征的角度来定义,认为领导是个体所拥有的能够使他们引导其他人完成任务的特质或能力。如马克斯·韦伯就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他人的力量源泉”。二是从领导活动中存在关系的角度来定义,即从领导与组织、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领导活动与领导目标之间的关系来定义。如乔恩·P·豪威尔提出:“领导是个人用来影响团体成员,以实现团体目标的一个过程,并且团体的成员认为这种影响是合理的”。这两种定义的区别在于,将领导定义为领导者所具有的特质,意味着领导力只是少数人所具有的一种能力。西方领导学早期对领导的理解大多局限于此。而将领导定义为一种关系或过程,表示领导并不是仅仅存在于领导者身上的特征,而是发生在领导者和其追随者之间,领导者与环境、目标的一种交互活动,这就为更多的领导者的培养和领导力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开辟了广阔前景。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领导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三个视角:一是从价值取向角度来界定领导内涵,中国古代“尧舜心传”的故事就是典型。尧禅让帝位于舜,告其治国之精妙:“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即只有持中道,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才能当领导,强调了领导者应有的价值取向;二是从领导能力、领导功能角度来界定领导内涵。韩非子曾以“造父御马”的寓言提出自己对领导的看法。造父正在锄地,有父子乘车而过,马惊不走,儿子下车在前拉车,父亲紧随其后用力推车,还请正在锄地的造父帮忙推。造父收起农具,跳上车子,坐在驾车的位置上,理顺缰绳,扬鞭策马,驾车而去。在韩非看来,领导是对国家或某种局面具有驾驭能力的人。三是从领导者必备的素质、素养角度来界定领导内涵。孔子提出:“政者,正也。”就是强调只有“克己”、“正身”、有道德的人,才有资格当领导。孔子又进一步强调:“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即作为一个大国的领导者,要忠于职守,取信于民,勤俭节约,爱护下属,根据他们的时间来安排工作。

  现代领导学强调,领导不能离开被领导者,不能离开一定的组织或团队而存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一般都有三个层级,即战略领导层、运行层和团队层。而处于战略领导层的领导者,尤其是主要领导,就是战略领导者。所以战略领导人通常是指一个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指高层次的主要领导者。广义上说,战略领导可以泛指一个组织或团队的领导成员。

  战略领导力,主要是指与战略领导者职位权力与非职位权力相统一的领导力。英国著名领导学专家约翰·阿代尔曾说:“战略领导人职责的根本特征是对整体负责,为整体行事。”这种能力概括地说,就是战略领导人应具备的为整体行事的能力;同时,它也常常泛指一般领导者的能力建设与开发中那些带有根本性、关键性的领导能力,这就涉及到每一个领导者的领导力发展了。所以,战略领导力最本质的含义就是战略领导人(或每一个领导者)的核心领导力。

  三、战略与战略领导力

  首先,要深入理解战略领导力的本质和特点,自然不能不从它与战略的内涵及其关系的分析开始。通常认为,战略具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战略是一种思想,一种计划,一种行动。战略的本质和起点是思想;法国著名战略家博弗尔就说过:“战略就是思想方法。”战略的目标和终点是行动,否则思想就会成为空谈;思想与行动之间的桥梁,就是计划、方案,借助于计划、方案和战略实施的主体,即战略家、战略领导者,使三者构成完整的有机整体。因此,从角色上说,战略家包括战略思想家、战略谋划家、战略实施与指挥家。三种角色可以集于一身,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领导者担任。战略领导者的战略思想创新、计划制定、指挥实施能力都属于战略领导力研究的范畴。

  其次,战略领导力的内涵也同战略研究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战略研究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全局性、前瞻性、主动性和可行性,其相对应的战略领导力,就是整合力、预见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因此,战略领导人的行为价值取向和战略领导力内涵具有一定的对应性。

  第一,全局性(整体性)与整合力。战略领导人首先必须站在全局,着眼和着力于全局观察处理问题,要有明确的认识全局、把握全局、掌控全局、使局部服从和服务全局的意识、眼光和能力。所谓整合力,就是能否有效地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意见、资源调动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为一定的全局服务。这是战略领导力的本质要求与基本价值定位。

  因此,战略领导人的素质应该具有四种特点:一是全局性,即认识处理问题具有全局的高度;二是包容性,即为人要有气度,在社会多样化、多元化条件下,包容性对于战略领导人来说,就不仅是一种涵养,更是一种领导能力和领导智慧,他们必须包容种种意见,包容各种人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复杂事物;三是坚韧性,即处事要有忍耐度,能勇于承担种种责任,忍受各种困难和磨练,甚至承受种种责难、误解和委曲;四是睿智性,即观察处理问题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聪慧,有对事物反映的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独到之处。

  第二,前瞻性与预见力。战略研究总是未来取向的。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战略领导者应该努力做到深谋远虑,想得深,看得远,善于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才能引领组织和团队发展进步。***曾说过,“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他在党的七大口头报告中说,一个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前瞻性和预见力,是战略领导力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战略构想和战略制定要以它为基础。

  第三,主动性与创造力。当今时代,对于领导者的责任与使命已基本形成共识,即领导的责任就是“顺应潮流、引导历史”,特别在全球化背景下和转型时代,领导者的使命,就是“适应变化,引领变革”。所谓引导或引领,就是讲的主动性,战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争取全局上的主动。一个处处被动的领导者,没有资格谈论战略。主动性是战略成功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战略领导者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而领导者的创造力,则是获得战略主动性的根本保证,无论是“红海战略”还是“蓝海战略”,要靠掌握主动权,才能取得胜利。如何才能掌握主动权?关键靠创造。机会只给予有准备的人,主动去发现、把握的人,化被动为主动的人,这一切,都需要创造和创造力。领导者尤其是战略领导者的创造能力,包括观念的创新、思路的创新、体制与机制创新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等等。

  第四,可行性与执行力。战略构想、战略设计再好,如果不可行、不执行或执行不力,仍然难以成功。罗马人是希腊思想的伟大实践者、执行者,他们具有务实精神和执行能力;罗马人有士兵和农夫之称,正是这种看似平凡而普通的角色创造了强大的罗马帝国。

  可行性包括:现实性,即具有现实针对性,不脱离实际,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可执行性,即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获得相应的各种资源支持,如有财务支持、人力资源支持、获得关键人物或相关部门的认同支持;灵活性,即方案具有适应变化的弹性。正如蒋百里将军所说:“骨头要硬、头脑要软”。可行性与执行力十分重要,它们是战略构想与规划落实的保证与支持,是战略领导力的重要内涵,其重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四、战略研究的境界与提升战略领导力的途径

  台湾学者钮先钟先生认为,战略研究具有四种境界,即历史境界、科学境界、艺术境界和哲学境界,战略研究者必须通过这四种境界,才能成为合格的战略思想家。借用他的思路,我认为,这四种境界也是提升战略领导人的战略领导力的基本途径。

  历史境界。古典战略家无一不是历史学家,甚至许多还是战争史研究专家。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学习以往的经验和他人的经验,也包括批判总结自己的领导经验。提升战略领导力的第一条途径是向历史学习,通古今之变,以指导当下,预测未来。汤因比说过,历史的任务是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并赋予此一有机连续体以意义。***曾强调:“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具有重要的帮助的。”当然,总结学习历史要切合时宜,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在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上讲此话后,当时就有同志自告奋勇向***请缨组织人员编写这份文化遗产,***则说,现在不可,因为蒋介石正在搞尊孔读经,我们要同他划清界线。这说明,***是一位大战略家,深深懂得历史的运用不能脱离现实。

  科学境界。科学境界强调了战略研究和战略领导力的提升需要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尊重科学规律,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熟练运用科学工具等要求。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战略领导者科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素养,包括了必要的科学计算、系统分析、测量工具等在战略研究和实施执行中的运用,包括了情景模拟、模型分析、作业研究等方法在领导力开发、干部培训中的运用等,但作为战略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更重要的还不是具体的科学方法,根本的是对科学的态度,即具有应有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论,以及对于科技人才、尤其是战略型科技人才的尊重、培养、吸引、组织并发挥他们的战略优势的能力。

  艺术境界。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最忌讳的是模仿;艺术的特征是富有个性,最忌讳的是雷同;艺术的力量在于想象,艺术的感染力在于情感,艺术创造最宝贵的才华(不是天赋)是直觉和灵感。战略研究和战略领导力,有许多是不可计算、难以科学论证的东西,所以,很多是属于艺术领域与层面的东西。

  克劳塞维茨曾经用割麦子和砍树来比喻科学与艺术的区别,他说,战争不像一块麦田。不管麦田中麦秆的个别情形怎样,都可以用镰刀将其割下,其效率只是依照镰刀的质量而有高低之别。战争像一片由大树所构成的森林,在运用斧头时,必须正确地依照每一棵树的个别特性和发展来下手。这里,割麦象征科学,不讲个性;砍树象征艺术,要讲究个性。战略领导力的艺术境界,就是强调重视个性。明清大画家石涛强调“法无定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孙子讲的“兵极无形”,也是同样道理。所以,艺术的理想境界是充分发挥想象、直觉等创造力“探无形之秘”,以美好的愿景、丰富的情感激励追随者。达到艺术境界的战略领导者是魅力型领导,他们在处理重大问题上常常出其不意,超出常人想象。从创造角度看,科学、政治、艺术、军事指挥以及各种领导活动都是相通的。战略领导力的艺术境界,最基本的特征是不拘泥陈规,富于创造精神和现实创造力。

  目前有不少书籍将领导艺术等同于技术、技巧甚至是权术,实在是一种误导,与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

  哲学境界。哲学境界是战略研究的最高境界,其实也是所有研究的最高境界。关于战略与哲学的关系,博弗尔在其《战略绪论》中曾有两段精辟论述:一是“人类命运的决定,一方面要看所选择的是何种哲学,另一方面又要看他选择何种战略以使其哲学理想得以实现。”二是“我深信战略也像所有一切的人、事一样,其中的支配和引导力量必须是理想,而那也就把我们带入哲学的境界”。因此,战略和战略领导力的最高境界是对理想的追求。哲学是同理想不可分的。当然,哲学不只是理想,它还包括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等。

  在中国商界有草商、儒商、哲商之说,尽管哲商并不是哲学家,但一定是有思想、有理想、有自己经营哲学的企业家。

  在军界有儒将之称而无哲将之说,但实际上,高明的将军一定有自己的指挥作战与带兵的哲学。战略是一种选择,选择要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这里就有哲学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马歇尔将军和罗斯福总统为什么越过巴顿等366位资深高级将领,而选择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欧洲战区司令官,负责协调与各同盟国之间的军事行动?就是因为艾森豪威尔善于团结和协调各方面力量,或者说具有强烈的合作理念和协调整合能力。

  战略领导力的哲学境界,就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为之奋斗的意志品格;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思想敏锐,富有洞察力;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宽广胸怀,富于自我批判精神;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总之,哲学是真善美的统一,进入哲学境界的战略领导者应具有真善美相统一的完美人格。这是一种理想境界,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提高战略领导力,关键要多学点哲学,要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上下功夫。

  当然,战略领导力的提升,不仅同战略研究的境界有关,也是同战略领导人的使命、任务及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相关。从这一角度看,战略领导力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战略领导人的自身素质,包括经验、知识、创造力和文化道德修养等;二是战略领导人与被领导者及其团队的互动能力;三是组织领导力,即战略领导人对于组织结构、机制及其文化对于组织成员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力。上述这些素质和能力,又主要体现在战略领导人的五项任务上。一是理念创新与目标定位,即正确地确立组织愿景和使命。要求领导者具有相应的形势预测与判断、客观情况与资源配置分析、组织定位与发展理念创新等领导力;二是战略决策与指挥执行。要求领导者具备相应的制定工作目标、设计战略规划、组织实施动员与具体指挥执行等领导力;三是培养忠诚团队。要求领导者具有相应的建设高层领导团队,培养专业业务骨干,增强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包括思想价值与工作目标的认同以及团队执行能力的培训提升等领导力;四是塑造组织文化。要求领导者具有创新或改造组织核心价值观,建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制定行为规范,改善人际关系,营造组织文化氛围等相关能力;五是加强自我管理。要求领导者具有较强的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能力,包括正确总结经验,反思自己,不断增强自己对于工作目标和环境的适应性,保持思想的创造活力,提升自己的创造力,不断创造新业绩等等。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源互联网,仅供阅读,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企业总裁培训 企业总裁培训

校园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1号

联系方式: 13910736323(同微信) /010-62750882

企业总裁培训网仅作为企业管理课程展示的平台,课程最终解释权归各主办方所有,所提供的课程等相关信息,只供学习参考之用。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北京新浦兰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31480号-6

no cache
Processed in 0.251031 Second.